公务员行测高分技巧:易错点之两期比重和两期平均数公式混淆
公务员行测高分技巧:易错点之两期比重和两期平均数公式混淆摘要
公务员行测高分技巧:易错点之两期比重和两期平均数公式混淆已发布,重庆公务员考试网小编现将其发布如下:
更多公务员、事业编资讯获取

公务员行测高分技巧:易错点之两期比重和两期平均数公式混淆正文
公务员行测高分技巧:易错点之两期比重和两期平均数公式混淆
在资料分析中,比重和平均数都是高频考点,而且这两者在形式都是一致的,比重=部分/整体,平均数=总数/份数,都是A/B的形式,所以很多题型用的公式都一样,也就导致个别题型容易出错。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不同的出题人标准不一样。
比重中会考查两期比重的差值,使用的公式为false,其中A表示部分值,a表示部分值的增长率,B表示整体值,b表示整体值的增长率。比重一般是用百分数来表示,不带单位,所以两期比重的差值,一般是用百分点来表示,比如上升3个百分点,或下降3个百分点,但是有些题还是会写成上升3%,或下降3%。这种写法就会导致和平均数的增长率搞混淆。
平均数既会考查两期平均数的差值,使用的公式为false,其中A表示总数,a表示总数的增长率,B表示份数,b表示份数的增长率,和两期比重的差值一样;还会考察平均数的增长率,使用的公式为false。平均数和比重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但含义不同,比重不带单位,但平均数有单位,所以在平均数中会考察增长率,在比重中绝对不会问。大家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很好区分各个公式的使用情况。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四个例子分别使用的哪个公式。
例1.2018年A占B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
A.增加了5个百分点B.减少了5个百分点
C.增加了0.5个百分点D.减少了0.5个百分点
例2.2018年A占B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
A.增加了5%B.减少了5%
C.增加了0.5%D.减少了0.5%
例3.2018年人均收入,与上年相比约()
A.增加了1500元B.减少了1500元
C.增加了2500元D.减少了2500元
例4.2018年人均收入,与上年相比约()
A.增加了5%B.减少了5%
C.增加了15%D.减少了15%
以上4个例子中,前三个题都是用的false,只有最后一个用的是false。其中第一题和第二题虽然在选项的表述上不一样,但是用的都是两期比重的差值。尤其是第二题光看选项肯定会认为是问增长率,但是比重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不是一个具体值,所以不会考察增长率,也就不能用这个公式false。第三题和第四题的题干一样但是选项不同,第三题看选项就知道是考察增长量或减少量,第四题看选项就知道是考察增长率或减少率。在平均数中这两者对应的公式是不同的。
下面我们再看两个真题:
【例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555万亩,比2017年下降0.8%。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75公斤/亩,比2017年增长0.2%。谷物单位面积产量408公斤/亩,比2017年增长0.3%。粮食总产量6579亿公斤,比2017年下降0.6%;其中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荞麦、燕麦等)总产量6102亿公斤,比2017年下降0.8%。全年粮食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处于高位水平,属于丰收年景。
2018年全国谷物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较上一年约:
增长0.19%B.减少0.19%
C.增长0.26%D.减少0.26%
解析:题干问的是2018年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的情况,选项虽然给的是百分数,但是还是使用公式false。在这里A表示谷物总产量,a表示谷物总产量的增长率;B表示全国粮食总产量,b表示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把材料中的数据代入公式得:false。在这里我们应该是读作减少了0.19个百分点,但是出题人本身忽视了这点,还会用百分号来表示,所以记住在比重中这两者是一样的。所以选择B选项。
【例2】2014年,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3.84万户,同比增长5.76%。投资总额276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5.05%;注册资本1796.3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7%。
2014年,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户均注册资本约比上年同期增长:
A.17%B.12%
C.8%D.4%
解析:题干问的是2014年的平均数与上年相比增长的情况,选项给的是百分数,所以使用公式false。在这里a表示注册资本的增长率;b表示投资企业户数的增长率。把材料中的数据代入公式得:false。所以选择A选项。

其他公务员、事业编资讯阅读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招考信息

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