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重庆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22年重庆市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706-708)

发布:2021-12-15 14:20:55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较为稳定,均为120题左右,考察内容也比较固定,各模块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重庆市考行测全部为选择题题型,共计120题,分值100分。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近年来,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重点测查应试者的思维能力,这不仅要求考生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来分析、解决各类问题。下面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网将近几年的题目特点整理如下,让考生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

  2016-2020年重庆公考行测题型题量分布统计表
年份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
下半年
2017
上半年
2016
下半年
2016
上半年
常识判断 20 20 20 20 20 20 20
言语理解与表达 40 40 40 40 40 40 40
数量关系与数学运算 10 10 10 15 10 10 10
判断推理 35 40 40 35 40 40 40
资料分析 15 20 20 20 20 20 20
总题量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考试时间120分钟,120道考题,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仅有一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仔细分析历年真题你会发现,重庆市考虽然题量很大,但都不是很难的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历年重庆市考均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需要复习的考生可借鉴参考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22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下面小编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

  接下来完成1-3题! 

  1.史学研究如果离开了哲学的       ,不关注重大的历史事变和基本的理论问题,以繁琐考辨取代理论思维,以堆砌资料为    ,以叠床架屋为    ,拾芝麻以为玑珠,袭陈言而自诩多闻,见枯木以为树林,            ,见小遗大,就注定要湮没在史料的之中,堕落为服务故纸堆的陈腐工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指引 多 强 一孔见天
  B.引导 广 美 窥斑见豹
  C.指导 博 精 以偏概全
  D.指点 全 妙 以管窥天

  2.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学界       高等书籍,本馆张元济、高梦旦诸先生与蔡元培、梁启超等学界前辈       宏图,       诸科新著,以应时需。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
  A.亟需 擘画 组编
  B.急需 描绘 编撰
  C.需要 谋划 编写
  D.亟须 擘画 撰写

  3.老老实实地生活,接受自然本身的       。我们常常在遥远的某个地方寻找幸福,匆忙追逐            的光束。其实幸福就在身旁,在日常生活之中——达到力所胜任的目标,称心的工作,家庭的和谐。不过,永久的一成不变的幸福是没有的,幸福有时上升,有时下降。下降时或平稳或       ,甚至会严重跌伤。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馈赠 转瞬即逝 急骤
  B.赠送 瞬息万变 迟缓
  C.眷顾 弹指之间 缓慢
  D.垂爱 昙花一现 急促



  参考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混搭填空。
  第一空。“指引”指指点、引导;“引导”指带领、领路;“指导”指教导、指示引导;“指点”指指示,点拨。结合下文,史学需要关注重大的历史事变和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哲学在大方向和理论方法上帮助。而“指引”包含了“指点”、“引导”,至此保留“指引”和“指导”两项,答案锁定A、C。第二空。根据“堆砌”知强调的是资料数量之“多”,而“以......为"的主体是脱离了哲学的史学,对自身的研究自然抱积极态度,因此“博”比“多”更符合语境的感情色彩。至此答案锁定C。第三空。将C项的“精”代入句中,符合文意。第四空。“一孔见天”形容看问题的角度单一、范围狭小;“窥斑见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以偏概全”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以管窥天”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结合本空前一句“见枯木以为树林”,“枯木”是“偏”,“树林”是“全”,因此“以偏概全”符合语意。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亟需”侧重客观上迫切地需要什么东西。“急需”侧重主观上着急地需要什么东西。“需要”体现不出紧迫性。“亟须”侧重必须急迫地要干什么。“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学界——高等书籍”对应结尾“以应时需”,可知表述的是客观情况上紧急需要书籍,故“亟需”符合题意。“擘画”也作“擘划”,有筹划经营之意,相比于“谋划”书面语强些,更符合文段的语体风格。“描绘”与“宏图”搭配不合适。所以第二个空应填 “擘画”。第三个空根据“诸科新著”可以看出有很多书,用“组编”更合题意。故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 先看第三空,横线处应填入与“平稳”相反的词,以对应“甚至会严重跌伤”,所以排除B、C两项。“转瞬即逝”是指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用来形容光束不恰当,故排除D项。所以本题选A。

 
题没刷够?
\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4 http://www.cq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