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重庆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22年重庆市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697-699)

发布:2021-12-13 14:28:01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较为稳定,均为120题左右,考察内容也比较固定,各模块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重庆市考行测全部为选择题题型,共计120题,分值100分。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近年来,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重点测查应试者的思维能力,这不仅要求考生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来分析、解决各类问题。下面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网将近几年的题目特点整理如下,让考生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

  2016-2020年重庆公考行测题型题量分布统计表
年份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
下半年
2017
上半年
2016
下半年
2016
上半年
常识判断 20 20 20 20 20 20 20
言语理解与表达 40 40 40 40 40 40 40
数量关系与数学运算 10 10 10 15 10 10 10
判断推理 35 40 40 35 40 40 40
资料分析 15 20 20 20 20 20 20
总题量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考试时间120分钟,120道考题,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仅有一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仔细分析历年真题你会发现,重庆市考虽然题量很大,但都不是很难的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历年重庆市考均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需要复习的考生可借鉴参考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22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下面小编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

  接下来完成1-3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就业人员增长,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如下图所示。

\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非公经济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

  1.“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是(  )。
  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2.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  )。
  A.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超过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
  B.城市就业人员高于农村就业人员
  C.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约为3553万人
  D.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

  3.根据资料,可以推出,“十一五”期间我国(  )。
  A.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B.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C.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D.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参考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通过观察柱状图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D
  解析:
  A选项,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低于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A项错误;
  B选项,“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低于50%,故城市就业人员低于农村就业人员,B项错误;
  C选项,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C项错误;
  D选项,“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B
  解析:
  从2005年到2009年,就业人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且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差距缩小,说明就业结构有所改善,故正确答案为B。

 
题没刷够?
\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4 http://www.cq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