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武隆区区情及招录单位、职位简介
2017上半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全面启动。2017年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计划招考公务员(参公)1437名。报名方式为网上报名(报名入口)。报名时间为2017年3月24日9:00至3月29日9:00,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笔试时间为2017年4月22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勤务职位的报考人员,还要参加公安类专业科目考试,考试时间为4月23日。笔试不指定考试用书,公共科目可参考2017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用书复习。
为方便考生了解招考单位情况及工作职能, 重庆公务员考试网现将2017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武隆区区情及招录单位、职位简介发布如下,供考生查看。
为方便考生了解招考单位情况及工作职能, 重庆公务员考试网现将2017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武隆区区情及招录单位、职位简介发布如下,供考生查看。
武隆区区情及各招录单位、职位简介
一、区情简介
武隆地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幅员面积2901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186个行政村,总人口41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三峡库区淹没区县,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大品牌的区。
--武隆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距今1398年历史;全区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个民族。武隆文化灿烂、底蕴厚重,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
--武隆人文厚重。武隆人民自古忠义、淳朴、勇敢,孕育了一大批英雄豪杰、忠义人士。特别是长期以来积极投身于武隆发展建设、参与全民兴旅、全民招商工作,形成了敢想敢干、包容开放、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等优秀品质,这是我们干事创业的良好基础。
--武隆区位独特。距重庆主城137公里,1.5个小时车程,地处重庆的第三环、外环的经济带上。紧邻的涪陵区、南川区都被市委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我区处于两个区域之间的边缘,是城市发展新区的结合部。
--武隆交通便捷。境内319国道、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横贯全境,乌江航道连接东西,南涪铁路、涪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渝怀二线、渝湘高速土坎匝道等项目开工建设,仙女山机场将于2018年实现通航。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武隆至主城仅半小时行程。 “六纵四横一网络”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即将形成。
--武隆资源丰富。生态资源全市前茅。武隆是全国首批七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县)之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0%以上;森林面积超过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居全市第3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武隆旅游是重庆的一面旗帜,已由“重庆的武隆”到“中国的武隆”,正加快向“世界的武隆”蝶变。仙女山、天生三桥、芙蓉江、芙蓉洞等200余处自然景观密布区域全境。天生三桥、仙女山先后进入“150万游客俱乐部”;芙蓉洞、龙水峡地缝即将进入“100万游客俱乐部”。清洁能源十分丰富。全区大小河流50多条,水能蕴藏量240万千瓦,可开发量19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达60万千瓦,是重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劳力资源特别富集。常年保持10万人在外就业,有10万的劳动力资源储备,未来十年,武隆劳动力红利将全面释放。
武隆作为山区小城,备受关注、备受关怀。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张德江、刘云山、贾庆林、贺国强等先后视察武隆。市委、市政府给予武隆特别厚爱,前市委书记张德邻、贺国强、黄镇东、汪洋把武隆作为直接联系点,给予特别厚爱和倾力支持。政才书记等市领导对武隆发展亲切关怀,先后多次到武隆视察调研指导工作,提出要将武隆旅游打造成全市的一面旗帜。
二、武隆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抓发展、抓改革、抓民生、抓稳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生态文明示范名区和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武隆国家公园,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连续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区县”。成功创建“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获得了“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中国森林氧吧”“全国森林旅游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荣获了联合国颁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亿元,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亿元,增长6.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5亿元,增长13.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40元,增长11.8%,增速全市第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703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43元,增长11.3%,增速全市第1。目前,全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生态不断夯实,干部群众思想统一、精神振奋、干劲充足,发展态势良好。
--加快推进旅游提档升级,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强力实施“山水结合、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全民兴旅、国际品牌”五大战略,按照“一心一带四区一网”的空间布局,紧紧围绕“国际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目标,攻坚三大战场,加快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和“中国武隆国家公园”。力争到2020年,旅游接待突破4000万人次,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提档升级仙女山第一战场。总投资300多亿元、80%属社会投资的50个旅游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加快推进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芙蓉江等核心景区的提档升级。懒坝艺术公园、星际未来城、阳光童年、武仙路复线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仙女山机场开工建设,力争2018年建成;土坎乌江大桥即将通车;天坑寨子、芙蓉江索道、室内滑雪场等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开辟白马山第二战场。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用5年时间,总投资200亿元(社会投资130亿),重点打造望仙崖、花彩森林两个核心景区,加快打造国际知名的恋爱圣地、全国著名的科普基地、全市一流的养生福地。夯实乡村旅游第三战场。出台《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培育发展避暑纳凉、采摘体验、茶事体验等10类乡村旅游产品。已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15个,扶持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2014户,接待床位3万余张。去年接待游客620万人次,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年接待游客24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75亿元。
--加快推进工业提质增效,生态工业经济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旅游文化体育创意产业、总部经济、页岩气七大骨干产业,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工业经济强区,力争产值突破300亿元。园区入驻企业47家,产能达200兆瓦的正信四联正式投产;捷利实业、久味夙迁建等项目加快建设;浩口、罗洲坝等水电和接龙、大梁子等风电项目加快建设;储量达4000亿方的页岩气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引进了总投资150亿元的国际影视创意文化产业城总部经济项目落户武隆。工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增长15.3%;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
--加快推进城镇提质拓展,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强力实施“公园新建、广场增建、交通改善、停车场建设、片区开发、城市拓展区和棚户区改造、夜景灯饰、滨江路建设、特色街区开发、客运周转中心和货运物流园区”十大工程,37个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凤山公园、夜景灯饰等一批项目基本建成,龙山公园、梓桐公园和体育公园加快推进。中堆坝、高速公路出入口、公安局等片区开发有序推进。加快建设仙女山旅游度假区、羊角旅游古镇和白马工业新城。扎实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通过初审。全面启动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完成棚户区改造351户、农村危房改造2000户。城乡建设完成投资49亿元,房地产销售23万平方米,新增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发展,生态文明示范名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守“五个决不能”底线,紧紧围绕“六个更加”,出台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名区建设的意见》,扎实开展生态环保“五大行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完成各类造林1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8%;乌江、芙蓉江等水质保持稳定,区域地表水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城区污水处理厂迁扩建和垃圾处理厂项目正式启动,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站23座,全面推进51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列入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双河木根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现代新村”、火炉万峰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举全区之力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先后40余次召开常委会、扶贫领导小组会、推进会研究部署,出台“1+11”总体方案,实行“一票否决”硬性考核办法,以“电子商务活农村、示范产业强农村、乡村旅游富农村”三大富民工程为重要抓手,全力实施“十大攻坚行动”,培育发展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有机茶叶、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六大“十亿”级产业链。经我区自查、全市复核和第三方评估,我区75个贫困村达到整村脱贫标准,14266户、50338名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以内。尤为可喜的是,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建卡时的2215元增长到6842元,增幅达208.9%,今年有信心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摘下“贫困帽”。
--举全区之力坚决抓好羊角地灾避险搬迁。坚持把羊角地灾避险搬迁作为政治工程、生命工程、民生工程,强力推进避险搬迁。常委会坚持每月一次会议,专题研究羊角地灾避让搬迁工作。充实壮大搬迁工作力量,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受“6.2”特大暴雨影响,提前启动险区群众搬迁工作,研究出台了“1+10”工作方案,组建16个搬迁助推集团,6天内全面完成险区1734户、7304人的撤离工作,创下了“无集访、无闹事、无伤亡、无返流”的大规模搬迁奇迹。按照“城区副中心、旅游古镇”的定位,全天候24小时作业,加快推进羊角新址建设,搬迁群众正陆续搬进新居。
二、各招录单位职位简介
(一)重庆市武隆区市政园林管理局
武隆区市政园林管理局成立于2002年6月,原名城市管理办公室,2004年更名为市政局,2006年确定为市政园林管理局,机构性质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2009年机构改革后,成为区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区城市卫生管理、秩序管理、园林绿化和市政设施管理,指导乡镇城镇管理考核工作;负责牵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协助开展创卫生城市、创文明城市等工作。全局设有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市政设施科、市容环卫科、安全管理科、行政许可科等七个内设科室,有市政园林执法大队(参公)、环境卫生管理所、园林绿化管理所、路灯灯饰管理所、公园广场管理所所、数字化城市中心等六个下属事业单位,现有在编人员61名。
近年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打造山水园林旅游新城的战略部署中承担了公园、游园建设等重大工程任务,成为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建设管理工作的排头兵,刚刚过去的2016年的城市管理工作得到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特别是重庆市市委书记孙政才的肯定。
市政园林执法大队作为局下属参公事业单位,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招录职位主要承担以下任务:一是城市管理监察巡查。即对城市路段进行全时段巡查,对违反《重庆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进行教育、处罚。二是对市区内公厕、停车场、广场等公共设施进行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是局党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重庆市武隆区安监局
武隆区安监局于2001年11月成立至今,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根据国务院和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切实加强安全“三基”工作,强化事故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树立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全县“4+2”工作目标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较好地推动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016年我局主要开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相继制定出台了安全举报奖励、责任倒查、事故查处、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目标考核和企业“黑名单”等规章制度,全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及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抓监管,强整治,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和建筑施工专项整治行动,关闭煤矿9个;推进安全宣传文化建设,提升社会各界的安全意识,在2016年6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9月开展新《安全生产法》、《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件》知识竞赛等活动;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11月在长坝中学开展消防疏散、救护及教育为内容的应急演练活动,全面完成“三支队伍”建设。武隆区安全生产执法队是武隆区安监局下属的参公事业单位,今年上半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专科及以上的考生1名,主要从事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及综合办室管理事务,该职位需长期到矿山一线执法检查。
(三)重庆市武隆区林业局
武隆区林业局成立于1958年,挂武隆区绿化委员会、武隆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牌子,区政府组成部门之一。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林业及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负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造林绿化、资源管理、森林安全、林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指导监督全民义务植树、基层林业站建设与管理、林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等工作,承担区绿委办、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具体工作。全局设有办公室、财务计划统计科、造林绿化科、林政资源科、行政许可科、林业产业科、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人事科等8个内设机构。下设局属政法编制武隆区森林公安局1个,局属事业单位5个,即:武隆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武隆区国有仙女山林场)、武隆区国有白马山林场、武隆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参公)、武隆区林政执法监察大队、武隆区林木种苗管理站。其中,武隆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为参公事业单位,编制17人,现实有在编人数15人。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各级党政的重点工作主流。区林业局作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加快推进武隆旅游发展步伐,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名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目前,全区林地面积330.3万亩,森林面积265.8万亩,森林覆盖率61.8%,位列渝东南第一位,全市第三位。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作为局属参公事业单位,承担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执法及预测预报等工作,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招录职位主要承担以下任务:一是维护全区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和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以及林业有害生物的突发事件处置等;二是贯彻执行《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森防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三是为林业发展提供病虫害防治检疫保障,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实施本辖区林业植物检疫执法和复检工作,开展产地和调运检疫以及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预测预报等;四是负责监督国外引种种苗和隔离试种;五是履行森林植物检疫执法的法定主体和具体行政执法职能、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职能的专职机构;六是负责全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七是完成局党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重庆市武隆区财政局
(一)贯彻执行国家财税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二)拟订全区财政、财务、会计、国有资产、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拟订和执行财政分配政策和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拟订全区财政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指导全区乡镇财政工作。
(三)分析预测财政经济形势,参与拟订全区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经济调节的建议,拟订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财税支持措施,完善鼓励公益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参与研究拟订全区地方金融和融资政策。
(四)管理全区财政收支,承担区级各项财政收支管理的责任。负责编制年度财政预决算草案,组织执行年度财政预算。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全区预算及执行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调整预算、决算和其他重大财政事项;负责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负责审核批复部门的年度预决算,负责政府预决算公开,指导部门(乡镇)预决算公开;负责财政性资金的综合平衡;负责罚没财物管理。
(五)拟订和执行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和政策,负责统一管理政府债务,防范财政风险;归口管理全区政府外债,负责全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六)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负责政府性基金管理,按规定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财政票据;执行彩票管理政策,管理彩票市场,按规定管理彩票资金。
(七)组织执行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组织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研究、制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政策措施;组织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的编制,汇总编制全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八)指导和管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财务。组织执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和《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制定需要全区统一规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标准。
(九)负责办理和监督区级财政公共支出、经济发展支出和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分配、管理各种专项资金;参与拟订区级建设投资的有关政策;负责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工作。
(十)贯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并制定具体管理制度,负责公共资源的统计、分析。负责审核和编制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草案,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管理国有资本收益;按规定管理资产评估工作。
(十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代表出资人依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参与重大决策,享有资产收益。指导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监督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工作、承担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工作、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政策的执行。
(十二)负责管理全区会计工作。组织执行《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及分行业的会计制度,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负责全区会计从业资格审核管理工作;负责全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管理工作;指导和管理代理记帐工作;指导基层会计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指导社会审计。
(十三)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查处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
(十四)负责财政宣传和财政信息工作;制定财政政策研究和财政财务教育规划,组织财政干部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十五)承办区委、区政府和市财政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今年上半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参公人员共13人,主要在白马镇、长坝镇、桐梓镇、浩口乡、沧沟乡、大洞河乡、赵家乡、平桥镇、和顺镇、白云乡、石桥乡、文复乡等从事乡镇财务管理相关工作。
(五)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
武隆区位于北纬29度02分-29度40分,东经107度13分-108度05分之间,幅员面积2901平方公里,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82.7公里。现辖26个镇乡、街道,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5.64平方公里,总人口4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31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7.37%。武隆境内目前拥有武隆国家地质公园、天生三硚、芙蓉洞、芙蓉江风景名胜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2016年接待游客达3000万人次。
武隆县公安局成立于1949年12月5日,全称为武隆县人民政府公安局;1955年9月改称为武隆县公安局;1967年1月--1972年10月期间县公检法军事管理委员会成立后,我局机构不复存在;1972年10月1日恢复武隆县公安局建制,2017年1月撤县设区,更名为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武隆区公安局现设立29个所队处室,共有在职民警405人(含工人8名)。
近年来,在市局党委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局发扬“忠诚正直、团结奉献、服务发展、敢于争先”的武隆公安精神,紧紧围绕全区“4+2”战略这条主线,以“四项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监管、网络实战、情报信息支撑的“七大能力”,基本实现了“一稳”、“二升”、“三降”、“一突破”的目标。“一稳”,即全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二升”,即打击效率明显提升、服务中心工作能力明显提升;“三降”,即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1.9%,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7.11%,群众信访投诉下降12.5%,“一突破”,即队伍建设上不断涌现先进集体及个人,民警罗旦华同志被评为“中国好人”和“重庆好人”,并在今年5月荣获了武隆公安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局全体民警将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委、区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努力打造一支亲民爱民雷锋式警队,为平安武隆、和谐武隆作出积极的贡献。
点击分享此信息:
